2015年3月15日 星期日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這是論語的第一篇,相信有聽過論語的人對這一篇都不陌生,它的意思大家應該也都很清楚。不過大部分的人知道的意思是屬於朱熹的版本。我比較偏愛的是南懷瑾老師的版本,因為雖然不能證明孔子當初的想法是哪一個版本,甚至可能兩個版本都不是,但是我覺得南師的版本比較值得思考,並且很有實用的價值。

        首先關於讀音的部分先做一些說明:不亦說乎的說:在這裡等於悅,讀也要讀作悅,因為在這一段指得就是喜悅的意思。而不亦樂乎的樂:在這裡要讀作快樂的樂,不是讀作音樂的樂,因為在這一段指得就是快樂的意思。而喜悅跟快樂的不同:喜悅是屬於內在的,是我們自己心中在喜悅,未必會被別人感受到的;而快樂是是外顯的,會讓別人感受到的。

        南師將這一篇文章的三個部分解讀為做學問的三個階段,簡單地用我的理解將這三個階段跟大家介紹一下:

        學而時習之:指得是做學問的第一個階段,通常是剛剛學會一樣新東西,這時候我們可能會自行反覆驗證;或是去跟別人分享。重複自己剛剛學會的東西是很喜悅的,通常別人也看不見,但是我們的內心一定能有那種莫名的開心感。就是所謂的不亦說乎!有小孩子的人應該都會有這樣的體驗,小孩子的牙牙學語,新接觸一樣東西時就不斷地模仿,其實就是學而時習之最顯而易見的例子了。由此我們也知道學習是人類的天性,更進一步來說應該是哺乳類動物的天性。

        有朋自遠方來:指得是做學問的第二個階段,通常是當我們學習一樣學問到了頗有心得的時候,這時候我們可能會遇到跟我們有相同程度的人與我們討論切磋。這是多麼快樂的事,這時的快樂是跟參與討論的人共鳴之下產生的,就是外在的了,所以要用不亦樂乎了。
至於為什麼是有“朋”自“遠方”來呢?因為當我們沒學到這個程度時,就算這個與我們討論的人是我們周遭常常遇到的人,我們跟他之間在這一樣學問上的距離上還是很遙遠,我們跟他也不算是這一門學問上的朋友。比方說我和我的父親每天都會見面,他是會計師,對會計的知識很豐富,但是在會計學上面,因為我完全不懂,所以我跟他在這一方面的距離就很遙遠,理所當然的在會計學上面我們也不是可以討論的朋友。有一天我去參加了某大學開的會計在職專班,開始努力學習會計學的知識,經過了學而時習之的階段後,算是小有心得了。這時我有些問題向父親請教,兩個人討論時教學相長,這時父親就變成我會計學上的朋友;我們之間在會計學上的距離也從遙遠變近了。這不就叫做有朋自遠方來嗎?這樣的快樂我相信大家都能想像的到吧!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當我們對一樣學問學習到了某種境界,有了許多獨到的洞見,或許我們會發現在這一樣學問上你週遭朋友的認知其實是錯誤的。因為有時候對這方面學問沒有什麼涉獵的人比較能接受的是普遍的認知,而如果我們告訴他們真相時,他們往往不能接受,甚至還會覺得我們的想法是錯誤的,不管我們用什麼方式去解釋,他們仍然沒辦法改變自己根深蒂固的想法時,我們很容易產生一種無力感。他們不以為然的態度也很容易讓我們因此而生氣,慍就是生氣的意思。這句話的意思就是當我們達到了這一個境界時,表示我們的學習已經到達一般水準之上,或許周遭能跟我們共鳴的人就越來越少了,自然是有些寂寞的,能夠忍受寂寞就是更上一層樓的必要條件,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呢?

        學習其實是有層次的,這三個階段不但是整個學習的大階段,也可以是各個學習階段中的小階段,在同一門學習上這三個階段會不斷週而復始的出現,如果你喜歡學習,把這三個階段拿來細細品味一番,對學習的開心與寂寞,不啻為心靈上的一面明鏡。


5 則留言:

  1. 孔子聖人是明傳文章暗傳道,因材施教,他的深處是,學習讀書聖人做人的道理你會從心中的喜悅,而是一穴,有明師一指,有志同道合從遠方來的朋友你會很高興,是來研究真理,如果要做一位修道正仁君子,不知一穴在那裡就不能算是一位修道君子(一穴是靈性出入的門戶)孔子當時是一大明師

    回覆刪除
  2. Casino Restaurants Near Nashville (mapyro)
    Find the best 구리 출장샵 Casino Restaurants 정읍 출장안마 near 경상북도 출장마사지 Nashville (mapyro) 전라남도 출장안마 with MapYRO's Best Casino Restaurants Near 여수 출장샵 Nashville, TN, USA, MapYRO's Official

    回覆刪除